我经常长时间待在现场,拿着自己的放大镜全神贯注地查看产品。如果放大镜的倍数还不够用,我就用显微镜观察,有时一看就是一小时。在这样的过程中,我渐渐对产品产生了感情,一旦发现瑕疵,就会不禁在脑中重现实际生产流程,并推测“这孩子(产品)是在哪个环节受伤(出现残缺)的呢?”
如果是高规格的产品,有时良品率只有10%,甚至5%。其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名为IC(Integrated Circuit,即集成电路)的半导体。IC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,在一块边长仅有两三毫米的方形硅基板上,搭载着数十万个晶体管、二极管等元件。它是制造手机等电子产品时不可或缺的部件。如果用显微镜观察IC,就能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晶体管,哪怕只混入微量杂质,也会使IC沦为废品。
半导体产业始于美国硅谷,后来在日本逐渐繁荣。这是一场微观世界的“产业战争”。胜负的关键是“能在一枚硅晶片上获得多少个良品”。换言之,这是一场关于成品率的竞争。
起初的良品率可以用“惨淡”来形容,一枚硅晶片只能生产出一到两个良品,因此最初的IC价格高昂。但随着行业整体工艺水平的提高,成品率也逐渐上升,等到一枚硅晶片能够生产几千乃至几万个合格品时,IC的单价也就随之大幅下跌。于是,随着半导体价格的下跌,诸如电视机、收音机等使用半导体部件的电器产品,其价格也变得平民化。
要想提高成品率,首先必须从观察产品做起。在观察的过程中,就能听到产品的声音,从而得知产品“哪里疼”“在哪里受的伤”,进而查明生产流程中的问题环节。
我之所以一直使用“产品的声音”这种拟人的表达方式,并非单纯为了让说明显得生动,而是为了强调认真观察产品的重要性。在实际工作中,我们必须达到这样的心境。